术中肾盂尿pH值对上尿路梗阻致肾功能变化的研究

时间:2014-10-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上尿路梗阻致肾积水,尤其是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时,手术治疗是保肾还是切除肾脏,目前无明确的指标,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60例上尿路结石梗阻致肾积水患者术中测定肾盂尿ph值,对肾盂尿ph值与肾功能恢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1.2 结果 所有病人均行保肾手术,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分为ⅲ级:ⅰ级良好:静脉肾盂造影显影良好,无明显肾积水迹象;ⅱ级改善:静脉肾盂造影较术前积水显影减轻;ⅲ级无功能:静脉肾盂造影20h以上不显影a组33例中,肾功能恢复良好21例,肾功能改善12例;b组20例中,肾功能恢复良好7例,肾功能改善13例;c组7例均为无功能肾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在19~82岁之间,平均43.5岁;其中肾结石22例,输尿管结石38例,合并对侧上尿路结石9例,多发性结石16例,静脉肾盂造影患肾中度积水3例,重度积水31例,患肾不显影26例行输尿管切开取石38例,肾盂切开取石14例,肾盂肾实质联合切开取石8例,术后均留置肾盂造瘘或输尿管肾盂造瘘,术中取肾盂尿测定尿ph值并根据结果分为3组,a组33例ph值5.0~6.0,b组20例ph值6.1~7.0,c组7例ph值>7.1

1 资料与方法

正常尿液多为弱酸性,ph值在5.0~7.0之间,ph值7.0为碱性尿肾脏在调节酸碱平衡中负责固定酸的排出,是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之一,通过肾小管的酸化作用,重吸收hco3-、na+、排泌h+、nh4+,使正常尿为弱酸性,当上尿路梗阻致肾功能损害时,尿液常呈碱性,这显示肾小管功能异常,h+分泌和hco3-重吸收障碍,ph值越高,肾小管损害越重,肾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越小本组60例病例,ph值在5.0~7.0之间者术后肾功能均部分或完全恢复,ph>7.1者肾功能均未恢复

综上所述,上尿路梗阻致重度肾积水,是考虑手术解除梗阻还是行肾切除术,我们认为宜首先选择经皮肾穿造瘘引流,若尿ph值>7.1、每日患肾引流尿量<200ml、b超示肾实质厚度<3mm,应行患肾切除术,反之应尽可能进行解除梗阻保留肾脏的手术方式

上尿路梗阻致肾功能损害,判断肾功能是否完全丧失,除尿ph值外,肾皮质厚薄、解除梗阻后患肾每日尿量与肾功能恢复有一定关系,上尿路梗阻解除后患肾每日尿量>200ml或肾皮质厚度>5mm者在手术解除梗阻后肾功能可部分或完全恢复

2 讨论

上尿路梗阻致肾功能损害临床诊疗是保肾还是肾切除手术,主要取决于肾功能是否完全丧失切除有功能的肾对患者不利,保留无功能的肾,给患者留下了潜在的感染病灶,增加再次手术的痛苦过去一般以静脉肾盂造影肾脏是否显影,术中肾皮质厚薄决定是否保肾,但有些患者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术中肾皮质薄,一旦解除梗阻,肾皮质还能恢复一定的厚度而获得部分功能








































































































































































































































白癜风怎么样治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esiio.com/byjj/1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