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讲坛艾灸治疗肠梗阻取穴位与方法

时间:2016-11-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展快、病情重,病象复杂多变。

本病多有肠腔内外各种因素如食团、粪便、结石或肠套叠,、腹腔或肠壁肿瘤,以及肠麻痹、肠痉挛等致肠内容物不能通过而发病,属于中医“关格”、“肠结”、“腹痛”范畴。是各种原因而致肠胃气机阻滞,腑气不通。

肠梗阻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是腹痛、呕吐、腹胀,无大便和无肛门排气。这些症状的出现和肠梗阻发生的急缓、部位的高低、肠腔赌赛的程度有关。阵发性剧烈腹绞痛为普遍现象;呕吐在肠梗阻后很快即可发生,然后即进入一段静止期,再发呕吐时间视肠梗阻部位而定;腹胀一般在肠梗阻发生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出现,低位梗阻显著;在完全性梗阻发生后排便排气即停止。早期单纯性梗阻,全身情况无明显变化,后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

消食导滞、疏通肠腑

1、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2、天枢

足阳明胃经穴。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大肠的募穴。

天枢穴的主治病症为: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3、支沟

手少阳三焦经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头面五官疾病:暴喑,咽肿,耳聋耳鸣,目赤目痛。消化系统疾病:习惯性便秘,呕吐泄泻。妇科疾病:经闭,产后血晕不省人事,产后乳汁分泌不足。运动系统疾病:上肢麻痹瘫痪,肩背部软组织损伤,急性腰扭伤。其他疾病: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肺炎,心绞痛,心肌炎,急性舌骨肌麻痹。

4、下巨虚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肠炎,急慢性肝炎,胰腺炎;

呕吐加内关;腹痛加三阴交、气海;肠鸣加太白。

用艾条或配合灸盒做温和灸,每穴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3日一个疗程。

肠梗阻为急症,在采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延误手术时机而延误病情。

腹部、腿部推荐单孔灸盒或随身灸,其他穴位用艾条直接灸。

方法一:







































杭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寻常型白癜风图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esiio.com/byjj/16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