癃清佐治老年人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疗效观

时间:2016-11-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浙江省杭州市长庆潮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毛雪凤赵巧君章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年5月第17卷第9期

留置导尿是尿路感染的常见原因,医院感染的20.8%~31.7%,仅次于呼吸道感染。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在因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患者中所占比率日趋增高。我中心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并佐以癃清口服制剂治疗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老年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年1月~年1月50例老年住院患者,男35例,女15例;年龄65~92岁,平均75.2岁。留置导尿时间10天~1个月。留置导尿病因:前列腺增生30例,神经源性膀胱14例,膀胱颈梗阻6例。并发脑卒中44例,其中8例有2型糖尿病,帕金森病6例。将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25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及并发症等均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有尿路感染症状及体征;(2)留置导尿前洁尿细菌培养阴性,留置导尿后洁尿培养细菌数≧/ml;(3)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才能诊断尿路感染。

1.3治疗方法2组均根据尿培养药敏试验选用1种敏感抗生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治疗7天,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同时口服癃清2.4g/次,3次/天。2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用药前2组均更换导尿管。

1.4疗效评定标准近期痊愈:停用抗生素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尿常规2次均恢复正常,尿菌阴性,并于第2周及第6周复查菌尿1次,均为阴性;基本治愈:停用抗生素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尿常规正常或接近正常,尿均均阴性;有效:停用抗生素后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尿常规显著改善,尿培养细菌数/ml;无效:临床症状尿常规症状改善不明显,尿培养细菌数≧/ml。总治愈率以近期治愈率加基本治愈计。

2.结果

2组治疗后洁尿培养结果见表一

临床疗效比较见表二

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3.讨论

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约占所用尿路感染的60%,老年人尿路感染多数为慢性顽固性感染,复发率及重新感染率较高,极易并发菌血症、败血症及感染中毒性休克,是老年人败血症的主要原因。导尿可能损伤尿道黏膜,将尿道口周围的细菌导入尿道,长期留置尿管破坏了尿道的正常生理环境及膀胱防御细菌的能力,有助于细菌在导管上形成生物膜,增强对抗菌药物的抵抗力。老年人免疫力减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细菌感染机会增加,耐药性增加。资料显示,留置导尿3天的患者有31%发生尿路感染,留置导尿5天有74%发生尿路感染,长期导尿者几乎%发生菌尿。

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的细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其次为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和阿米卡星较为敏感,对喹诺酮类耐药已高达87.5%。阿米卡星有肾毒性及耳毒性,其他抗生素虽然敏感但价格昂贵,且抗菌谱广易致菌群失调。癃清由黄连、黄柏、金银花、败酱草及白花蛇舌草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通淋之功效,不仅有抗感染及抑菌作用,且可以改善局部营养,促进代谢,增强免疫力,加快病变组织细胞的恢复。有药理研究证实:金银花等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本组结果显示,癃清同抗生素合用,对治疗老年人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停用抗生素后复查洁尿培养,尿菌转阳率明显下降,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故癃清可以作为治疗老年人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临床常用药,尤其停用抗生素后,维持用药也对抗菌、抑菌、预防复发及再感染有很好的作用。

生产企业:重庆科瑞南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中科UM-D
白癜风有什么好偏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esiio.com/jbzd/16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