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嫩女性私护凝胶分享更年期综合征

时间:2016-11-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症状体征

更年期综合征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潮热、潮红。更年期综合征多发生于45~55岁,90%的妇女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有人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已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人工绝经者往往在手术后2周即可出现更年期综合征,术后2个月达高峰,持续2年之久。

1.月经改变月经周期改变是围绝经期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大致分为3种类型:

(1)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最后绝经。

(2)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

(3)月经突然停止,较少见。由于卵巢无排卵,雌激素水平波动,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对于异常出血者,应行诊断性刮宫,排除恶变。

2.血管舒缩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出汗,是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是绝经期综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症状。约3/4的自然绝经或人工绝经妇女可以出现。潮热起自前胸,涌向头颈部,然后波及全身,少数妇女仅局限在头、颈和乳房。在潮红的区域患者感到灼热,皮肤发红,紧接着爆发性出汗。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频率每天数次至30~50次。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此种血管功能不稳定可历时1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

预防护理

1.医疗保健人员应以积极主动与更年期妇女进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消除恐惧与疑虑,以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对待更年期。

2.对更年期妇女的家人,主要是对她们的丈夫也要进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帮助他们了解妇女更年期可能出现的症状,在一旦出现某些神经功能失调症状时,应给予关怀、安慰、鼓励和同情。

3.更年期妇女最好半年至1年进行1次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和防癌检查,有选择地做内分泌检查。医疗保健人员应向更年期妇女提供优质咨询服务,帮助他们预防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或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4.绝经前行双侧卵巢切除术者,适时补充雌激素。

病理病因

更年期综合征出现的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生理性或病理性或手术而引起的卵巢功能衰竭。女性特征和生理功能都与卵巢所分泌的雌激素有密切关系,卵巢功能一旦衰竭或被切除和破坏,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就会显著减少。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女性全身有多种雌激素受体,这些受体分布在几乎女性全身所有的组织和器官,接受雌激素的控制和支配,一旦体内分泌的雌激素减少,就会引发器官和组织的退行性变化,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1.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的有关研究表明:下丘脑神经递质阿片肽(EOP)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等与潮热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5羟色胺(5-HT)对内分泌、心血管、情感和性生活等均有调节功能。已有报道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血中5-HT明显降低有关。动物实验进一步证明下丘脑的5-HT水平在卵巢切除后明显降低,用雌激素后可发生明显逆转,故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所表现的功能紊乱症状,可能与随年龄的增长5-HT下降有关。研究发现,绝经后妇女血中β内啡肽(β-EP)及其抗体明显低于生殖期妇女,而β-EP抗体的下降表示免疫系统调节神经内分泌的功能发生紊乱而出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

2.遗传因素有报道11对孪生姐妹围绝经期综合征开始时间完全相同,症状和持续时间也极相近。个体人格特征、神经类型、文化水平、职业、社会人际、家庭背景等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及症状严重程度有关。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性格开朗、神经类型稳定,从事体力劳动者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者较少或症状较轻,而且症状消失较快。性格孤僻,神经类型不稳定,有精神压抑或精神上受过较强刺激,文化层次较高、社会地位与生活条件优越的妇女症状较重。说明该病的发生可能与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并发症

1.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

精神神经症状:临床特征为围绝经期首次发病,多伴有性功能衰退,可有2种类型:

(1)兴奋型:表现为情绪烦躁、易激动、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多言多语、大声哭闹等神经质样症状。

(2)抑郁型:烦躁、焦虑、内心不安、甚至惊慌恐惧、记忆力减退、缺乏自信、行动迟缓,严重者对外界冷淡、丧失情绪反应,甚至发展成严重的抑郁性神经官能症。据统计绝经妇女中精神神经症状发生率为58%,其中抑郁78%、淡漠65%、激动72%,失眠52%。约有1/3有头痛、头部紧箍感、枕部和颈部疼痛向背部放射。也有人出现感觉异常,常见的有走路漂浮、登高眩晕、皮肤划痕、瘙痒及蚁走感,咽喉部异物梗阻(俗称梅核气)。

2.泌尿生殖道症状

(1)外阴及阴道萎缩:外阴及阴道萎缩时,外阴部的皮肤逐渐变薄,皮下脂肪减少,阴阜上的阴毛稀少,阴道上皮细胞随着雌激素的降低而渐渐萎缩,表皮细胞中含糖原的细胞消失,pH处于6.0~8.0,阴道弹性减低,长度缩短,皱褶变平,排液量减少,润滑作用缺乏,临床上发生一系列症状,如:外阴瘙痒、性交疼痛、老年性阴道炎等等,造成很大痛苦和不安,甚至影响家庭和睦。

(2)膀胱及尿道的症状:当雌激素缺乏时,有些妇女可发生一系列由于膀胱及尿道黏膜萎缩所致症状,如萎缩性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口外翻、肉阜及张力性尿失禁。且由于膀胱容量随增龄而减少,生育年龄时约ml,60岁时仅为ml左右,因而尿液积聚稍超过容量即会引起不自主的膀胱收缩,并感尿意,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老年妇女虽有这些症状,但检查并无明显感染证据,培养也未见致病菌。但由于膀胱肌肉收缩力下降,也会引起排尿不畅,残余尿增加,且尿道黏膜薄而脆易损伤,故绝经后妇女也易发生反复发作的泌尿道感染,予雌激素后可改善症状。

(3)子宫脱垂及阴道壁膨出:尤其是曾有过多次分娩史及会阴严重撕裂者,雌激素缺乏易于发生盆底肌肉与筋膜松弛,目前老年子宫脱垂病例颇为多见。可酌情采用子宫托或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根据年龄、体质而定。

3.心血管症状

(1)28.9%的患者有假性心绞痛,有时伴心悸、胸闷。症状发生常受精神因素影响,且易变多样:症状多、体征少,心功能良好,用扩血管药物不见改善。曾跟踪部分患者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呈阴性。一些学者描述围绝经期妇女出现的这样一组心血管症候群类似心血管疾病中的X综合征。

(2)15.2%的患者出现轻度高血压,特点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高,阵发性发作,血压升高时出现头昏、头痛、胸闷、心慌。一些病例用雌激素治疗后可下降。围绝经及绝经后妇女在复杂的生理性的机体内环境改变及因而引起的病理变化中生存,不同的家庭因素、社会影响、个人的性格特点、精神因素,所表现的自主神经紊乱的症候群症状变化多样,可轻可重,甚至有人无明显不适,安然度过。也有10%~15%的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影响天常的工作和生活,需药物治疗。

4.骨质疏松妇女从围绝经期开始,骨质吸收速度大于骨质生成,促使骨质丢失而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大约出现在绝经后9~13年,约1/4的绝经后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病人常主诉腰背、四肢疼痛,出现驼背,严重者可致骨折,最常发生在椎体,其他如桡骨远端、股骨颈等都易发生骨折。









































北京哪个地方能治好白癜风
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esiio.com/yyzn/1610.html
------分隔线----------------------------